「為什麼男朋友都不聽話呢?」「要怎樣女朋友才會照著我的意思做?」時常會接到這樣的來信詢問,信件裡面都會痛陳自己的另一半是多麼不聽勸。該睡覺的時候打電動,該存錢的時候買網拍。不照顧自己的健康,不規劃自己的進修。自己苦口婆心的規勸,對方都只是當耳邊風。
信件最後總是會問問:「有沒有什麼方式能讓對方懂事一點、成熟一點。」 每次看到這樣的句子我總是覺得很有趣。不覺得這些句式非常像是父母對子女的抱怨嗎?
「為什麼我的孩子都不聽話呢?」
「要怎樣孩子才會照著我的意思做?」
為什麼我們普遍將父母的關心視之為干涉,但又希望愛情世界裡面的管束,全部都叫做關心?
仔細觀察,你會發現這個社會用一種特別詭異的方式來表達愛。 「以干涉的方式來表達愛」、「指出你的缺點來表達愛」 這個方式的思路是:
「我很愛你,所以我關心你。因此我將目光放在你的身上。」
「不是在欣賞你,也不是準備讚美你。我要仔細的觀察出你有哪邊做的不好,指出這些缺點,並且想辦法讓你改正這些缺點。」
「當你朝更完美的方向前進,你會變得更好,我就會更愛你了!」
「你也會感受到我的關心,感受到我都是為你好。你也會因為這樣更愛我了!」
聽起來有點毛骨悚然,也好像不太合理?但是你仔細地把上面這段話再看一次,然後將這個句式套到伴侶的爭執上,你就會發現,許多人都用干涉的方式表達愛。
例如:男朋友要女朋友「為了健康減肥」,女朋友要男朋友「為了兩人的將來上進」 做出要求的人都不認為這叫干涉,他們會說:「我是為你好,所以你要聽我的。」或者「大家都說這樣才是對的,你為什麼不肯照著做呢?」
社會一直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。認為站在善的標準之上,就可以無視他人的自由意志。 「我這是為你好」加上「大家都認同我的價值觀」就彷彿以愛之名行使的無敵意旨。
其實愛、關心、干涉這三者之間的界線非常模糊。重點是你要察覺到自己正在干涉對方。而不是用愛能勝過一切,去合理化干涉的行為。 因為戀愛,因為結婚,兩人在生活上有空間的重疊,在情緒上相互的影響,做出的行為都反饋到彼此的生活中……但兩個人依然都是獨立思考的個體。
不管是強硬的干涉,還是溫和的請求對方改變。你需要的是一種為了達成雙方共識而進行的談判。需要的是誘因、需要去討論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。而不是把兩個人的生活視之為一個完全不可分割的整體,不遵從同一套邏輯,立刻要談分裂。彷彿兩個人就該完全共用一個大腦。
要求對方改變,除了需要談判的誘因,你也需要去瞭解對方背後的邏輯。身為子女的人,都曾經厭惡痛恨父母武斷替孩子決定:什麼是好的、對的。孩子該選擇怎樣的興趣與才藝,職涯甚至人生。厭惡父母沒有去聆聽小孩所喜歡的事物,所選擇的行為背後蘊藏的價值觀。但在成為伴侶後,有些人卻忘記了對方跟自己是相對獨立的個體,不應該共用同一個邏輯、同一個價值觀。
要求伴侶改變之前,先去聊聊: 為什麼這個行為,或者這個價值選擇對他很重要?
「為什麼不斷的打電動對你來說很重要?」
「花這麼多金錢購物,為什麼是妳覺得不可割捨的娛樂?」 然後去想想兩個人有沒有可能從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?
很有趣的事情是,很多人會說這樣「好累」。為什麼談戀愛要這麼累?經營關係這麼不輕鬆? 養花要澆水,養貓要餵食。但是許多人都被靈魂伴侶這件事情洗腦洗過頭了,期待一份」美好的愛情」全方面的稱心合意。稍有不合,就開始懷疑是不是有更好更對的下一個。
這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你完全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的嗎? 有可能,但妳要非常非常的幸運。
而很多人,只願意在追求的時候努力,剩下的時間都只在期待自己在愛情中,非常非常的走運。
本文共同作者:tuanuu
延伸閱讀:
Blogger Comment
Facebook Comment